新华报业网讯 在溧阳,无论在农贸市场还是在旅游景点、礼品商店,都有当地特产蔬菜白芹出售。今年白芹售价比去年平均涨了一倍,连根带叶的卖到每斤10元,净菜卖到20元,礼品包装有品牌的更贵,最高的卖到每斤50元。溧阳芹菜卖出“天价”的背后,是成功的产业化开发。
白芹是溧阳独有的一种特色蔬菜,口感特别脆嫩可口。以前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种植,自己拿到菜场上卖,每斤只能卖2—3元。由于种植白芹非常辛苦,用工量特别大,很多农民觉得划不来,纷纷改种其它作物,白芹种植面积逐年萎缩。
近年来天目湖旅游业的兴起给白芹产业带来转机。很多游客到溧阳旅游时纷纷点白芹吃,由此带动了白芹的销售和种植。游客们吃了不算,还要带回去给家人品尝,或送给亲朋好友。不少精明的商人瞄准这一需求,在租赁土地扩大种植的同时,搞起了净菜加工,包装好打品牌销售。这中间,天目湖一村一品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社长王宇鹏经销规模最大。采访中,他开着自己的奔驰车带我们参观他的基地和加工企业。他说,我这奔驰车就是靠种植和经销白芹赚来的。目前,溧阳市共有1.6万亩白芹种植面积,他的合作社就占了2400亩。在白芹产业开发中,他有多项首创独创:芹菜收割时,刀割处易变色,他与南农大合作解决了根部除“锈”问题,并将保鲜时间延长到50多天;按传统种植方法,白芹都是12月初至来年4月上市,保鲜技术再好,也难以做到全年上市。他组织科技人员试验攻关,其“白芹一年四季生产工艺”获得国家专利;公司还实行“3小时承诺”,接到订货电话3小时内送货上门。一系列创新使他的白芹在当地卖出了最高价。
成功的产业化开发,使白芹从普通蔬菜变成了深受欢迎的旅游产品,价格涨了,销售火了,面积扩了,农民赚了。据了解,同为3000斤亩产量,以前亩收入只有3000—6000元,现在超过3万元,扣除成本,效益超过2万元。在自己承包地里种植白芹的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,帮企业打工起菜、洗菜的农民收入也水涨船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