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木、花卉、树木、蔬菜、瓜果、农作物等植物种植技术行业网站
当前位置:中国苗圃基地 / 问答

九种常见土壤问题都有什么?

来源:www.zgmpjd.com  编辑:星星草  时间:2021-06-29   阅读:

1、土壤氮磷钾元素营养比例失调

中、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在日常管理中绝大多数农民不按比例施肥,往往只大量施氮磷肥,致钾素匮乏,长期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,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,土壤中大量氮磷钾比例失调,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营养比例失调。

2、农田土壤污染

过量使用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的残留污染,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污染,以及连作和病虫害病原物污染。这些污染物长期进入或残留土壤之中,一旦超出土壤自净化能力后就会“溢出”,直接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。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后,首先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,使土壤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,土壤生物种群减少,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恶化,土壤活性下降、土壤功能变差,严重污染者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,失去农业利用价值。

3、土壤趋于酸化

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过量使用化学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,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,使土壤酸化。土壤酸化会引起土壤养分流失,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,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,加速土壤贫瘠化和土传病害发生。

4、土壤次生盐碱化

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,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,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。这些盐分聚集到地表,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,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,阻碍养分吸收,作物生长不良,重则造成生理干旱,营养吸收障碍,土壤结构破坏,再甚者可导致盐害、死亡,失去农业利用价值。

5、农作物连作造成的“土壤病”

在土壤中连续种植一种或同科作物,由于该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因连续被吸收而缺乏,也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,在土壤中大量积累,还有前茬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因累积成为有毒物质而形成病土。

6、耕作层变浅

农田由于长期的机械耕作碾压和人工作业,使大部分农田土壤耕层变浅,有效活土层在15公分左右,加之降雨、灌水沉实,“犁底层”上移加厚,形成了坚硬深厚的阻隔层,阻碍了土壤水分、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,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,土壤蓄水能力越来越少,抗旱性能不断下降。

7、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

农田长期不施用农家肥,秸秆还田很少进行,传统农业精髓的种植绿肥也不搞了,土壤有机质长期得不到补充。再加上化学氮肥超量施用,加剧了土壤碳的耗竭。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。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一系列土壤问题,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,土壤结构破坏,土壤肥力低下,土传病害加剧等。

8、土壤结构破坏、板结严重

由于土壤缺乏有机肥补充,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,化肥的大量施用,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,致使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,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。

9、设施农业土壤综合障碍病

设施栽培是在全年封闭或季节封闭环境下,由于高度集约化、高复种指数、高肥料投入、高农药用量、高强度高频度人为干扰,过量施肥,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,过量灌水,过度耕作与践踏,在如此强烈的干扰和压力下,土壤健康急剧恶化。一般种植2-3年,就出现了土壤营养失衡、土壤酸化、土壤次生盐碱化、土壤有害物质积累、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土壤病害。

以上就是九种常见土壤问题的全部内容,希望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。

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

  • 连阴天用药需慎重哪几点?

    大棚温室内,由于湿度大,加之连阴天放风不及时,病害加重。但是,在连阴天给蔬菜喷药容易产生药害,要解决这个问题,需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,择天气用药。若天气阴得不太厉害,就要上午喷药,要...

  • 农作物常用的生物农药有哪些?

    农作物一旦发现病虫为害,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化学农药,而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。常用生物农药种类有:BT生物杀虫剂和抗生素类杀虫杀菌剂,如浏阳霉素、阿维菌素、甲氧...

  • 怎样使用生物农药-BT?

    生物农药-BT是一种广谱、、安全的杀虫剂。它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多种虫害,且不伤害人、畜、家禽和害虫天敌。但倘若施用不当,也会降低药效甚至无效。为了提高BT农药的防治效果,在...

  • 如何科学调茬避免农药残留药害?

    对于我国东北春季干旱问题,黑龙江省植保站站长、高级农艺师陈继光等专家给农民朋友支招:春耕前应合理调茬避免农药残留药害发生造成农作物低产减产。 一、大豆田调茬:凡施用...

  • 怎么鉴别农药是否已失效?

    对于粉剂农药,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判断或溶解鉴别的方法来确定农药是否失效。直观判断即如果农药外表明显受潮,药粉成团结块,药味不浓或有其他霉酸异味;或用手捏湿气较重,用力捏捻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