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苗木    来安    龙柏  广玉兰  绿化苗木  紫薇  苗圃  红叶石楠 

山区防玉米丝黑穗病

   日期:2018-07-26     来源:中国苗圃基地    作者:汪小鱼    浏览:764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据本市病虫监测点近期调查,北部部分春玉米田发生玉米丝黑穗病,发病田病株率为2%-8%,玉米雄穗和部分雌穗严重受害,大部分菌瘿已破裂散出黑粉。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病害,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

  据本市病虫监测点近期调查,北部部分春玉米田发生玉米丝黑穗病,发病田病株率为2%-8%,玉米雄穗和部分雌穗严重受害,大部分菌瘿已破裂散出黑粉。

 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病害,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,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,一旦发病,通常全株没有产量。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也可表现症状,分蘖增多呈丛生型,植株明显矮化,节间缩短,叶片颜色暗绿挺直,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,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成鞭状。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:(1)黑穗型:感病雌穗比健穗短,下部膨大,顶部较尖,多不吐花丝,除苞叶和穗轴外全部变成黑褐色粉末,中间夹杂黑色丝状物;(2)畸形变态型:感病雄穗花器变形,花序变黑,不形成雄蕊,颖片变长呈叶片状。该病害容易在冷凉地区发病,玉米连作时间长、播种后土壤干旱、温度低、玉米出苗缓慢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。

  提前预防是控制该病害的关键。在发病较重的地区,选用抗病品种,适时抢墒播种,合理轮作倒茬;为防止种子带菌传播,播种前应做好种子包衣,可选用2%戊唑醇可湿性粉剂,或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.4%-0.6%拌种;在发病早期应及时拔除病株,对苗期表现症状的应结合间苗拔除,显症后需在病穗白膜末破裂前拔除病株,并带至田外深埋或烧毁,防止越冬孢子散落增加来年的病原基数。

责任编辑:杜兰萍
 
标签: 黑穗病 山区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皖ICP备20013962号-5